不過就是前年,公視播出了《麻醉風暴》。

當時還不怎麼看連續劇的我,之所以會注意到是因為看見侯文詠的臉書貼出了一個關於醫療戲劇的訊息。偶像背書,那自然不得不看了。(雖然當時以為是他繼《白色巨塔》後所寫的新劇本)
這套劇我記得是從第二集中間開始看,但看了半集後便決定往前追回第一集,之後接著看完。

這是一部讓人印象深刻的戲劇作品。
裡面演出的人物不多,主要就繞著蕭政勳(黃健瑋飾)、楊惟愉(許瑋甯飾)、葉建徳(吳慷仁飾)、陳顯榮(黃仲崑飾)四個人運轉。

它用短短六集的篇幅,敘述一連串貼合台灣醫療界現況的劇情。緊湊的節奏流暢的處理這幾個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又貼切的把時事、偵查、復仇、解謎等元素冶成一爐,讓人看完後回味無窮。

因為台灣的環境使然,很多戲劇都又臭又長、不知所云;這使得這部紮實、緊密的戲劇顯得與眾不同。

-------------------------------------------------------

依照導演的說法,第一部拍完後是沒有打算拍第二部的。

但廠商盛意拳拳的捧著錢來要求開拍(還有很多置入性行銷,例如華X喉糖);觀眾也意興昂然的引頸期盼(應該的,因為那確實是套好劇),在欲罷不能、騎虎難下的情況下第二部就成真了。

只是這再度驗證了一個鐵律:華人世界的二部曲,常常就是爛尾的開始。

這次我可是準時收看了。

整體來說,這部劇在視野上、背景上都有重大突破,希望讓大家再度叫好叫座的野心不言可喻。

首先是拍攝方營造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從約旦開始這夠酷了吧?)

又加入了許多強力的演員,例如拍偶像劇的李國毅、孟耿如,演技也很好的莊凱勛,因為《一把青》再度回到大家視野裡的班鐵翔,甚至連京劇大師朱陸豪都被請來飾演部長。

其他如慢慢脫離偶像包袱、展現演技的藍正龍,或像劉品言等大家熟悉的年輕演員也都被徵召來充實正反派兩方的陣容,其野心可見一般。

但也因為野心太大,同一鍋裡被下了太多材料,最後反而煮混了被期望的真滋味。

------------------------------------------------------

這個故事想要說得太多,結果變得甚麼都沒說好。
從故事背景來說,這套劇的主軸是很清楚的,主要是講官商勾結,並且把大魔王隱藏到最後一兩集才揭曉。

但在過程中又要穿插李國毅跟孟耿如的感情(主軸之一)~

又要討論黃健瑋與許瑋甯的情路與解釋之前沒交代的背景~
還要交代莊凱勛跟劉品言的感情~
班鐵翔夫婦跟許瑋甯之間的親情~
交代邱淳與父親邱達一的父子情~
還不忘說一下邱淳跟便利商店店員的情愫~
連阿和跟療養院的媽媽也要出來佔十五分鐘~
另外還要再談一下炸彈客的背景與這些事件的發生,還有一堆有跟沒有一樣的醫療小組成員或其他演員的感情或親情。

毫無疑問的,每一個人都有家人,都會有人際關係間的情感糾結與背後的故事,但問題是:這些事情跟戲劇要表達的主題有甚麼關聯?
幹嘛不連阿長的家庭也講一下?
幹嘛不連楊婕娜(陽靚飾演)的家庭、感情生活也講一下?(她也很漂亮啊)
也可以給阿永設定一個跟她一樣愛吃肉包、愛誤事的女朋友啊…..
或是給比號一個潑辣、把他吃死死的女朋友也不錯啊。

如果你想的是:怎麼可能每個人都講?一定是挑重要的人物講啊……

那或許就該回頭想想:同樣是醫療小組成員,彭伯恩的重要性就比以上三人高了嗎?

難道只是因為他曾經說過自己有家人要養,所以必須忍受健保制度的分數規定,進而就必須要另外闢幾分鐘讓他表現一下父愛嗎?
其實沒這段,也沒差的。因為彭伯恩愛家與否,是無關整部戲的宏旨的。

如果說這整部劇是要處理人際關係、家庭關係,那這樣的題材夠豐富了。
但這套劇的主軸顯然想講的是延續第一集的整體醫療環境問題與劇情中官商勾結與瑕疵藥物所造成的後續事件。那這些豐富的題材若是沒辦法鑲嵌入主題中互相呼應,就會回過頭來削弱整個主題的強度、分散大家對主題關切的專注。

其實按照第一部的處理手法,13集的篇幅應該能游刃有餘的處理以上的問題,但在第二部裡面卻沒辦法把這些問題同時處理好。
我想其中一部分是因為這些情節的著墨不夠深(交代得不夠清楚)與演員的表達方式並沒有在簡單的劇情中讓大家有深刻的印象。

這樣一來刻劃太淺的劇情,加上沒那麼到位的演員表現,讓這些按理應該要有的情節,變得不那麼深刻,然後轉頭過來稀釋了主要劇情的張力。

所以你看了一堆情情愛愛與各種感情模式,到最後卻沒有哪一個讓你留下深刻的記憶點;而這些情感也沒有讓主線劇情的發展變得更有張力與加成效果。

這樣一來,花了這麼多資源找來這麼多新成員的用心,反而因為劇情跟演員到處沾醬油,而讓劇情的關注度減弱。你既看不到深刻的愛(蕭政勳的勉強算是,但那不過是之前的延續,而且延續得很詭異),劇情更因此變得鬆散。

------------------------------------------------------

從背景來看。導演編劇們想要打造一個新的故事背景是昭然若揭的;但事情的推演卻變得有點奇怪。

首先,蕭政勳(黃健瑋飾)、楊惟愉(許瑋甯飾)、葉建徳(吳慷仁飾)、陳顯榮(黃仲崑飾)這四個人是接續著第一部存在。他們的出身背景是一樣的,但卻在添加新的元素後被投入新的一部,而且投入得有些牽強。

例如,從約旦開始的蕭政勳為了躲避情傷去當了戰地醫生,他回台灣的理由牽強但可以接受。而本來只是個精神科醫生的楊惟愉在這部劇裡面忽然變成地區大醫院院長的養女,並且空降到這個規模不算小的醫院當副院長。

這就變得很詭異,因為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知道第二部比第一部晚,但在劇中的角色安排卻讓人跟第一部連不上。因為妳要是有個這麼硬的後台,第一部的案情查緝跟推演不就輕鬆很多了……就沒有那種孤軍小醫生、前醫生業務員對抗整個體制的壓迫感。現在案情偵破了,葉建德被關了,蕭政勳從約旦回來後,才發現自己的女朋友不只當了副院長,還有個背景很硬、資源也很多的養父院長…

而第一部裡頭尾情緒很連貫的業務(前醫生)葉建徳,在第二部裡面算是關鍵人物,但表現的方式卻像是個……被關到心理有問題的人格異常者。(整個故事的解謎是到後來才有頭緒,但他演的像是從頭到尾都成竹在胸,但說話又老是欲言又止,我總想著他會不會忽然就跟葉建勳表白了……而且最詭異的是他最後又沒被交代的消失了。總不會第三部又換他當戰地醫生,然後扶正當主角了吧?)

OK。在克服這些背景問題後,我們正準備說服自己將這些角色投入新的劇情中,並隨著劇情展開新的冒險或難關克服時,其他角色又出來扯後腿了。

------------------------------------------------------

先說另一個主角李國毅(熊崽)吧。
設定的很清楚。就是第一部某人球案受害者的兒子,由此立志成為好醫生,然後擁有饒舌歌手的身分,最後交了女朋友,也解謎破案了。
在蕭政勳的影響下,他進化了,這部分沒問題;但在進化以前的他已經是個設定上很有問題的角色。

例如,身為一個醫生他固然對自己的手藝很有信心,但他在戲劇的前半段,居然完全沒有“醫生是人不是神,病人也會死”的概念。
他認為他自己可以完全救的回來,所以會對病患家屬說“他保證一定能救回來”……這個設定本身就很奇怪了。

因為他在戲裡的設定是「胸腔外科」,這是一個包括肺臟、氣管、食道等器官,胸廓內的骨骼、肌肉和縱膈腔都包辦的科別。而且是從膿病、癌症到外傷(車禍、意外、槍傷)的病患傷患都會抬上他手術台的科別,你卻告訴我他沒看過死人、沒有病人在他的手上死亡,這件事不奇怪嗎?

要是從沒看過(負責的)病人死在手術台或醫院,他實習跟七年的研習時間是怎麼過的?(學位是波蘭拿的?) 該說是他從實習開始就醫術通神? 還是運氣真的很好,所以在此之前都能救回來,進而讓他認為自己的能力強到能起死回生?

然後在劇中第一次看到病人傷患死去,就大受打擊到站不起來、跑出去嘔吐,甚至想放棄這個專業與職業?

我們可以理解編劇跟導演想塑造的是一個"想要把手上所有病患都搶救回來的理念",但顯然脫離現實的設定可能就太過了。

一個這麼脆弱的人,還能擁有貌似很強的專業能力,並且站在一個生死機率相當大的科別裡,本身就是一個詭異的設定。
(真有這樣的人才,確實該派去急診室,就能救回更多因為亂七八糟意外而深受重傷的罹難者......)

------------------------------------------------------

除了熊森之外,其他不少角色設定也是讓人覺得牽強突兀、不甚了解。

像是醫療團隊裡的彭伯恩(隆宸翰飾演),裡面只有在一開始跟熊崽爭執時說到自己有家人女兒要養,所以必須遵照醫院裡的扭曲制度;然後整部劇的後面出來一幕他步行回家,然後一個小女孩跑上去說“爸爸我愛你”……

看完之後,我心裡想的是:一定要用這麼粗淺的方式才能讓大家知道他有個老婆跟女兒在家等他享受天倫之樂嗎? (就像是卡通人物在出絕招的時後都一定要大喊招式名稱,不然怕大家不知道大絕招要出來了嗎?)

這樣的設定對他的角色刻劃有幫助嗎? 大家覺得有更加深這個角色愛家的形象嗎?

又像是同為醫療團隊裡的比號.達棍(賴澔哲飾演),感覺上是每集都有他,設定上無疑是個暖男跟菜鳥學弟。但大家有印象他有哪些行為讓整部劇增添效果或引起甚麼變化嗎?

他的所作所為只是要告訴大家他是個(濫)好人,但把這樣的角色從劇中抽掉,會對這部劇或其他角色的運作造成負面影響嗎? 如果無足輕重,那要他何用?

這樣的角色還有孟耿如的攝影同事阿永,除了吃肉包、打瞌睡之外,對劇情的講述、推衍還有甚麼必要性嗎? (只是因為外訪記者一定會有一個攝影同事吧?)

而不只是裡面的某些人物描寫太淺薄虛弱,許多劇情也讓人覺得牽強或可有可無。

例如我就沒想通自救會的阿和去搶走阿永的相機袋的用意是甚麼?

他顯然不是被萬大器或任何人唆使,而他搶走相機之後也沒拿去變賣,就是回到療養院的媽媽身邊去照顧她,然後把相機藏在媽媽輪椅後面。

我實在看不出這一段的必要性是甚麼?

或許大家可以從這段戲裡面知道阿和看似放蕩地痞的形象背後其實很孝順,然後缺錢才去勒索,並且利用了(炸彈客)邱淳而間接導致他的死亡。

但這些事情跟搶相機袋又藏到媽媽輪椅後面的關聯又是甚麼?

這顯然又是一個編劇方為了讓大家知道知道些情節,然後硬是編了“搶相機袋”的情節,好讓阿和跟葉建榮有機會把這件事說給大家聽。(因為搶了相機,並不會解決阿和任何自身的問題)

我看不出“搶相機袋”這個梗到底要鋪陳或點破甚麼,只記得被搶的阿永怕觀眾不知道自己被搶走甚麼,所以在地下停車場大喊“我的相機袋!!!”
.
而實力派的班鐵翔照理應該要有更多跟養女楊惟愉之間親情的對手戲來好好揮灑一番(至少我是這麼期待的)。但他就是裝醉了幾場、在會議裡大喊了幾句,除此之外連幾場悔恨的戲都不給。
這讓在《一把青》裡面有驚豔表現的他,也像其他人一樣變成個點綴而已。(要是如此,找別人來講這幾句就好了,並不是非他不可的。)

這樣眾人沾醬油般的設定,並沒有讓這套系列劇的劇情從四人主線(第一部)擴充到十幾人後,而變得更生動、讓人物變得更鮮活、更有血有肉。
反而讓我們在看的過程裡,因為沒有清楚的搞懂這些人與這些劇情的定位和關聯性,反而削弱了對主線劇情的關注力。

因為我們期待的是像第一部一樣緊湊,而每個場景、人物與事件都能夠有關連性與作用。但這顯然變成過度期待了。因為在第二部裡比較常出現情況是“所以這段想表達甚麼……?”----未完待續
.
.
下篇連結請點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hotos/a.1623909767832211.1073741829.1586240911599097/2048568675366316/?type=3
.
====
#想表達的太多_就容易什麼都表達不清楚
#早上起來發現鼻子又變長了_所以趕快寫一寫好了
====

個人臉書專頁連結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

arrow
arrow

    宗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